您好!歡迎訪問星空体育官网赞助塞尔塔網站!

021-62438608

021-62148325

當前位置:首頁 > 新聞中心 > 七大水係水質問題公開

七大水係水質問題公開

更新時間:2009-07-06  |  點擊率:2373

7月1日中午12∶30分,太湖中的氨氮成份從(cong) 北向南呈現為(wei) ∶0.36mg/L(水質Ⅱ)、0.15、mg/L(水質Ⅰ)、0.24mg/L(水質Ⅱ)、1.96 mg/L(水質Ⅴ)、0.92mg/L(水質Ⅲ)、2.05mg/L(水質劣Ⅴ)。

這些數據來自於(yu) 圍繞太湖的6個(ge) 監測點,即江蘇無錫沙渚、江蘇宜興(xing) 蘭(lan) 山嘴、江蘇蘇州西山、上海青浦急水港、浙江嘉興(xing) 王江涇水和浙江嘉興(xing) 斜路港水質自動監測站。

前三個(ge) 監測站主要監測太湖“湖體(ti) ”水質,後三個(ge) 監測站監測太湖跨省水體(ti) 的水質,如浙江嘉興(xing) 斜路港水質自動監測站監測的斜路港河,屬於(yu) 蘇浙省界——監測數據顯示,太湖流域一旦“遭遇”跨省,流域水質明顯惡化。

從(cong) 7月1日開始,公眾(zhong) 上網便可隨時獲得上述水環境信息。環保部決(jue) 定:即從(cong) 該日起,環保部向社會(hui) 發布國家地表水水質自動監測站的實時監測數據。至此,全國七大水係在內(nei) 的63條河流,13座湖庫水質的實時狀況向社會(hui) 公開。

作為(wei) 政府信息公開的嚐試,環保部認為(wei) ,此舉(ju) 可以預警預報重大或流域性水質汙染事故,解決(jue) 跨行政區域的水汙染事故糾紛,監督總量控製落實情況。

100隻“眼”緊盯跨界斷麵水汙染

“相比以前的年報或月報,對外公布實時監測數據,有利於(yu) 水域環境監督。”中國政法大學環境資源法研究所所長王燦發對記者表示,環境信息公開是環境監管的zui有效辦法。

此前,環保部對外每天公布的環境監測數據主要重點城市空氣質量日報,對於(yu) 水質監測,隻有全國主要流域重點斷麵(包括河流和湖泊跨省界部分、河流上下遊分界處、主流支流分界處)水質自動監測周報。

此次公布的“實時”監測數據,不僅(jin) 是改變了周報的節奏,而且是一日六次更新。即監測頻次為(wei) 每四小時一次,每天動態發布六次監測數據。

“之所以能實時公布監測信息,源於(yu) 近些年來環監能力得到提高。”環保部環境監測司有關(guan) 人士表示,比如環保部在全國布控了水質自動監測站。

環保部已在中國重要河流的幹支流、重要支流匯入口及河流入海口、重要湖庫湖體(ti) 及環湖河流、國界河流及出入境河流、重大水利工程項目等斷麵上建設了100個(ge) 水質自動監測站,監控包括七大水係在內(nei) 的63條河流,13座湖庫的水質狀況。

這100個(ge) 水質自動監測站分布在25個(ge) 省(自治區、直轄市),由85個(ge) 托管站負責日常運行維護管理工作。其中,位於(yu) 河流上有83個(ge) 水站,湖庫17個(ge) ;位於(yu) 國界或出入國境河流有6個(ge) ,省界斷麵37個(ge) ,入海口5個(ge) ,其他42個(ge) 。目前還有36個(ge) 水質自動站正在建設中。

“目前公布監測指標主要有五種,以後會(hui) 根據條件逐步增加監測指標。”上述環保部環境監測司人士表示,目前公布的主要指標包括:pH、溶解氧、CODMN、氨氮、TOC。以後,像“考評”湖泊水質的總氮和總磷,和揮發性有機物(VOCs)、生物毒性及葉綠素a都可能對外公布監測數據。

“相比抽樣檢查測試,實時監測更具有科學性和說服力。”上述人士稱,近些年頻發的跨行政區域的水汙染事故糾紛,怎麽(me) 給出一個(ge) 令人信服的數據,是追究事故責任的關(guan) 鍵。

事實上,自動實時監測已發揮了環境事件的預警作用。如在2007年、2008年、2009年太湖藍藻預警監測期間,太湖沙渚、西山和蘭(lan) 山嘴水質自動監測站開展了加密監測,通過水質pH、溶解氧等藻類生長的水質特異性指標預測判斷水體(ti) 的藻類生長狀況,為(wei) 飲用水水質預警提供了大量實時數據。

“公眾(zhong) 和社會(hui) 組織也多了一個(ge) 渠道獲悉實時信息。”公眾(zhong) 與(yu) 環境研究中心主任馬軍(jun) 表示,這些信息實質上環保部門已經能夠掌握,對社會(hui) 公布,有助於(yu) 形成公眾(zhong) 監督。無形中,給了地方壓力。

下一步:信息共享跨越部門樊籬?

“目前涉水的部門很多,監測信息都應該進一步向社會(hui) 公眾(zhong) 公布。”王煥發表示,如地下水、飲用水源地等。

現行體(ti) 製下,水質量監測和管理分散在各個(ge) 部門中,包括環保、水利、建設、衛生部門。其中,環保和水利部門“涉水”zui多。

就水利部門而言,水質監管和監測主要集中在兩(liang) 個(ge) 領域:地下水和整體(ti) 的水資源質量狀況。

水利部相關(guan) 表明,對於(yu) 地下水監測數據,目前隻有“深埋(水位)監測數據”可以看到,而對於(yu) 水質的監測數據截止到2007年12月,從(cong) 2008年開始就沒有更新數據。

多頭管理,不僅(jin) 使得環境監測信息公開步伐不一致,而且導致部門間環境信息可能出現衝(chong) 突。

“每個(ge) 部門都有自己的監測機構,監測結果可能就不一樣。”王煥發解釋,目前環保部門和水利部門各有一套關(guan) 於(yu) 水質的監測機構,交叉監測。而且兩(liang) 家的監測方法並不一樣,水利部門是對水的整體(ti) 情況,包括水質和水量等一起進行監測的,而環保部門進行的是專(zhuan) 門的水汙染監測,雙方使用的儀(yi) 器和方法都不一樣。

如在2005年,原環保總局與(yu) 水利部就水資源信息公布權發生了爭(zheng) 議,相互表示對方公布數據存在超越職權範圍。

盡管新修訂的《水汙染防治法》對“涉水”部門的管理權限和職能進行了界定。但從(cong) 目前狀況看,兩(liang) 部門之間的水監測數據還存在協調問題。

“監測數據相互信息並沒有溝通過。”7月1日,水利部水資源司水資源保護處有關(guan) 人士對本報記者稱,目前環保部發布的地表水實時監測數據還尚未與(yu) 該部門溝通與(yu) 協調。

“淮河流域我們(men) 主要負責跨省斷麵水體(ti) 質量監測,每月都會(hui) 公布質量狀況。”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(hui) 辦公室王科長對記者表示,目前該部門有自己的監測機構,即淮河流域水環境監測中心,每月會(hui) 對淮河流域跨省河流50個(ge) 省界斷麵水質進行抽樣監測。監測項目包括水溫、pH、溶解氧、高錳酸鹽指數、化學需氧量(COD)、五日生化需氧量、氨氮、總磷、銅等二十項。

“我們(men) 沒法做到實時監測信息,因為(wei) 人員和設備所限。”王表示,自動監測設備的成本不小,隻有部分監測站有在線或自動監測設備。

“一方麵是環境監測能力、設備薄弱,另一方麵是資源無法有效利用。”環保部環境規劃院一位專(zhuan) 家表示,由於(yu) 體(ti) 製原因,監測機構分散各主管部門,相互信息不能有效溝通,難以形成監測合力和效率。

如目前環保部對外公布的淮河流域實時監測數據,均依靠於(yu) 環保部門係統內(nei) 的27個(ge) 自動監測站,即27個(ge) 監測點。“如果能和其他部門的監測機構在監測上有效配合,就會(hui) 多幾個(ge) 點的淮河監測數據。”

 

掃一掃,關注微信
地址:上海市中山北路3620弄2號1206室(銀城大廈)) 傳真:021-62438608
©2025 星空体育官网赞助塞尔塔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.  備案號:
技術支持:    sitemap.xml